根據(jù)世衛(wèi)調查數(shù)據(jù)顯示:在8-16歲的中小學生中,抑郁的檢出率為34.57%中國約有20%的青少年兒童有抑郁傾向,即每5個孩子中就有1個抑郁傾向其中兒童期重癥型抑郁患病率為2%-4%,青春期上升到4%-8%數(shù)據(jù)是觸目驚心的,然而現(xiàn)實中大眾對于「兒童、青少年抑郁」了解甚少,對于兒童青少年抑郁的認知甚至還持著“矯情”“多戲”“無病呻吟”等的偏見。
最近,B站一部關于“青少年抑郁”的記錄短片引起關注,片名叫《燈火之下》,片子借一名患抑郁癥的高中女孩純子之口,表達出抑郁癥孩子、抑郁癥患者的心聲。
純子,是一名高三學生,同時也是一位資深的抑郁癥患者。對于自己什么時候患病,純子也說不出一個具體節(jié)點,但是她能感受到,她自己患上抑郁有一個緩慢的過程。
“一開始只是單純心情不好,后來時間長了,就會因為一件事難受一兩周?!?/span>
導致心情不好的原因也是復雜的,種種因素的疊加讓純子在不知不覺中崩潰。
“家庭氛圍不好,人際關系方面壓力也有,加之進入高中后學業(yè)壓力陡然增加...”
那時候,她還不知道自己患上了抑郁癥,只是精神、身體都到達了無法承受的狀態(tài)。
慢慢地,純子的身體也出現(xiàn)了預警信號,比如消化不良、頭暈等,她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,并對外界發(fā)出求助——找老師傾訴。但是,她的求助并沒有得到老師的理解,這讓她更加絕望:“很絕望,就是眼淚都流不出來的那種空洞洞的絕望?!?/span>
老師:“小姑娘花樣年華,有什么活不下去的,操場跑兩圈就好了”因為這一次和老師的無效交流,純子決定自救。在某個冬天的早晨,她前往精神病醫(yī)院就診,被確診為抑郁癥。確診以后,也并沒有得到理解:家長不理解她為什么得這個?。煌瑢W也不理解為什么大家都累而她卻生病了,還傳出她因病居家學習就是為了偷懶等的流言蜚語。盡管純子知道大家都是無意的,但是同學的誤解還是讓她感到受傷。片子最后,純子說,希望大眾對精神疾病這個群體更多的關注,同時少一點質疑,多一分陪伴。
隨著現(xiàn)在的心理健康普及,大家對抑郁癥有更多的關注和了解,但是對于兒童青少年群體的抑郁,我們會產生和純子父母一樣的疑惑:孩子為什么會得這個病呢?明明孩子們的生活壓力和成人相比就輕松很多啊,他們有什么可以憂慮的?在很多時候,不是孩子沒有煩惱,而是家長不懂孩子在愁什么。
兒童精神疾病的發(fā)生有其普遍的生理基礎。未成年人正處在情緒和精神上格外脆弱的時期。人類大腦的前額皮質主要負責高級認知功能,包括做出決定、計劃,抑制沖動,同時也和社交活動、理解他人和自我認知有關。它是大腦中發(fā)育最晚的區(qū)域,一直到25歲左右才會成熟。與此同時,由海馬和杏仁核構成的大腦邊緣系統(tǒng),用于管理記憶、情緒和感受獎勵,一般在15歲以前就發(fā)育成熟。這意味著,孩子雖然和成年人一樣能夠感知情緒、情感,但卻沒有成年人那種控制情緒和行為的能力。青春期是抑郁癥的高發(fā)階段,也和青少年自身的生理特點有密切關系。一項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大腦中有一種叫作四氫帕馬?。═HP)的物質可以起到類似鎮(zhèn)靜劑的作用,然而在青春期,大腦中這種物質并沒什么效果。這意味著青少年面對很棘手的狀況時,他們更容易感受到持久的壓力,可用來應對壓力的工具卻更少。所以如果孩子跟我們傾述,說“我很煩”“我很痛苦”“我壓力很大,大到喘不過氣”等等時,請不要認為孩子是在無病呻吟,孩子其實是真的處在痛苦的旋渦當中。
相比成年人的抑郁癥,兒童青少年抑郁癥更加隱蔽,而且孩子越小,抑郁癥的診斷就越困難,兒童青少年的抑郁癥癥狀和我們成年人的抑郁癥癥狀有很大的區(qū)別。第一種是外向型。孩子會出現(xiàn)脾氣暴躁、扔東西、煩躁不安等情緒不安定的狀態(tài),讓人難以和“抑郁癥”產生關聯(lián)想法;第二種是內向型。孩子會表現(xiàn)出不愛與人交流、經常獨自發(fā)呆、注意力渙散,這種情況很容易被家長忽略,有時候家長只會認為孩子在耍脾氣而已。如果孩子出現(xiàn)以上情況、狀態(tài)持續(xù)時間長,并且還出現(xiàn)失眠、行為拖延、反應緩慢等情況,那么家長可能就要警醒了,孩子可能在悄無聲息當中,患上抑郁癥。兒童青少年抑郁,它可能隨時或者已經發(fā)生在我們身邊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大家對兒童青少年抑郁有更深刻的了解。如果身邊有孩子、朋友有抑郁癥,我們可能做不了很多事情,但靜靜守候他們,告訴他們“我還在”,就是最大的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