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一位奶爸留言:我兒子今年剛上幼兒園,去的第一天就被同班小朋友撓破了臉頰?,F(xiàn)在每天他放學,我們一家人都會盯著問,今天有沒有被欺負?有沒有人打你?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,我感覺兒子真的越來越膽小,對幼兒園也不那么感興趣了
這則留言讓我想起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心理學理論在教育上的運用:皮格馬利翁效應。
01
這是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于1968年做的一個著名實驗。他到一所小學,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,然后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(fā)展趨勢測驗。之后,羅森塔爾以贊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(fā)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,并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,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。
其實,羅森塔爾撒了一個謊言,因為名單上的學生都是他隨便挑選出來的。但是,8個月后,羅森塔爾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復試,結果奇跡出現(xiàn)了: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,都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,且性格活潑開朗,自信心強,求知欲旺盛,更樂于和別人打交道,真的就變成了那所小學里最有發(fā)展前途的孩子。
顯然,羅森塔爾的謊言對老師產生了暗示,左右了老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能力的評價,而老師又將自己的這一心理活動通過自己的情感、語言和行為傳染給學生,使學生變得更加自尊、自愛、自信、自強,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。
后來,人們把像這種由他人(特別是像老師和家長)的期望和熱愛,而使自己的行為習慣與期望趨于一致的變化的情況,稱之為;皮格馬利翁效應。
02
心理學家和教育學者對這個效應的解釋是,教師和家長對孩子的預期,會從潛意識方面影響他們對孩子的態(tài)度,而他們的態(tài)度又會影響到孩子自尊自信的水平,從而就讓孩子自我驗證了他們的這些預期。這就是事先預期什么,事后就得到什么,行為驗證預言的這樣一個自驗現(xiàn)象。
一直被認為聰明活潑很有前途的孩子,真的就變得越來越出色優(yōu)秀一直被認為脾氣好容易被欺負的孩子,長大后就真的變成逆來順受的老實人一直被認為不好好吃飯的孩子,慢慢地就變得非常挑食一直被認為是調皮搗蛋沒前途的孩子,就真的成為班里最差的學生。
一旦對孩子的預期形成后,我們父母和老師的言行和態(tài)度都是在有意無意地強化這個預期。過度的保護、過度的關注、過度的管教,這些都會讓孩子越來越注意到別人對自己的預期,從而也會越來越確定自己就是這樣的。
在這過程中父母和老師的態(tài)度也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不被愛、不被接納、不被認可,于是形成了孩子的自我預期。也因此,孩子的成長動力受到了很大的阻礙影響:我反正就是這樣的,我努力了也改變不了。而孩子的不改變又會進一步強化父母和老師的預期,我就說這個孩子改不好。然后出于責任會進一步給予孩子過度的督促、批評、教育、保護,最后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(huán)。
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良性循環(huán)就是:父母和老師很看重我,我自己也重視自己。既然他們給我提供了機會并且對我的表現(xiàn)大力稱贊,那我就要更好地發(fā)揮自己的才能,在這些被認為是我擅長的領域里做得更好、學得更多。人相信我,我自信;人關愛我,我自愛,這就是典型的良性循環(huán)。
03
我們父母的初心肯定都是為了孩子好,希望孩子能夠越來越好。但是我們的思維經常會局限于只有解決問題,才會越來越好,于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陷入了皮格馬利翁效應的怪圈。
但并不是說對于孩子的問題可以置之不理,也更加不是一味的成功教育,這提醒我們要全面整體地去看待孩子,不要因為某些方面的不足就給孩子的人生下定論,更要去認真思考孩子行為背后的心理動機。同時也提醒我們父母要用發(fā)展的眼光看孩子,因為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可能性,所以不要把某個偶然事件看成是孩子的本質表現(xiàn)。
可能你會憂心孩子在學習上不夠專注、成績不夠好,但請先去了解一下孩子,他的優(yōu)勢是什么,他更感興趣的是什么,相比讓孩子改正錯誤和解決問題,幫助孩子體驗成長的喜悅或許應該值得我們父母去優(yōu)先考慮。
就像是那位留言的奶爸,您和家人可以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,但擔心之余不妨教會孩子一些社交技巧,多問問孩子,幼兒園發(fā)生了哪些好玩的事情,孩子喜歡做什么,和誰玩?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,這樣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的成長以更強大的能量。
孩子不是拼圖,不是缺哪塊填哪塊,整體水準就會好了。孩子更像一部精密運行的輪軸,也許你看到其中一個輪子不轉了,就花盡力氣去幫助孩子轉動它,可最終效果根本就不好。但也許我們只要給上下的輪子加一點點油,反而可以讓孩子用自己的力量推動它轉起來。
所以,缺少了解的教育,就像是隔靴搔癢;不帶關愛的教育,只能是淺嘗輒止;沒有接納的教育,只會一次次地驗證皮格馬利翁效應!
希望我們父母不要把天生是雄獅的孩子,慢慢地養(yǎng)成小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