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(xiàn)在的年輕人面臨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成長環(huán)境。
一方面,他們的父母是富裕以后的一代,因自己在經(jīng)濟或社會地位上的成就,無形當中有了一股自己沒有察覺的得意,他們的自我也在不知不解中越來越膨脹了。
這成功的父母一代,就將自己自戀的期待,透過自己沒有察覺的投射,不知不覺中對小孩子也有了自己的自戀要求。
另外一方面,包括網(wǎng)絡(luò)在內(nèi)的各種媒體發(fā)達了,在過多信息的情形下,成長在這個環(huán)境下的年輕人,接觸到的都是光鮮亮麗的信息,也就以為別人的人生都是輕松容易、光鮮亮麗、而且是成就非凡,甚至可以說是沒有一個人不完美的。
在這樣的情況之下,成長中的年輕人,外在是要面對父母乍看十分善意的期待,內(nèi)在則以為其他人都是完美的,因此對自己有永無止境的不滿。
這樣內(nèi)外夾攻之下年輕人,慢慢地就失去真正的自我。
活不下去的空心?。涸絻?yōu)秀越憂郁
徐凱文是我前幾年在北京認識的朋友,目前是北京大學心理系的年輕教授,前陣子他在網(wǎng)路上發(fā)表的一篇文章,關(guān)于現(xiàn)在北大生所遇到輔導(dǎo)上的困難。他的文章中提到的個案的狀況:“我曾遇到過的第一個個案,非常優(yōu)秀的學生,以他的智力、性格、為人處事的情緒商數(shù),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優(yōu)秀的科學家、優(yōu)秀的學者。但是我們和他父母,和他所有的老師一起努力了4年,最終還是沒能讓他真正好轉(zhuǎn)起來。”
他說在北大,這樣的學生越來越多。他征求這些個案的同意,引用了兩個學生的話。
有一位同學說:“我原來還站在一塊極其不穩(wěn)定、隨時有可能四分五裂的小島上,但是至少心里知道我在什么地方?,F(xiàn)在是已經(jīng)知道了,自己原來的地方是不對的。它就變成了茫茫大海上漂泊,看不到陸地,時不時感到恐懼。”這是一位專業(yè)能力和性格都非常優(yōu)秀的同學,在一次嘗試自殺未遂后寫下的感受。
另一位同學這樣描述自己的世界:“我的世界是一個充滿迷霧的草坪,草坪上有井,但不知道在何處,所以有可能走著路就不小心掉進去了,在漆黑的井底我摔斷了腿拚命地喊,我覺得我完全沒有自我。這一切好難。”徐教授說:“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,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他們都會告訴我說,徐老師,我不知道我是誰,我不知道我到哪兒去了,我的自我在哪里,我覺得我從來沒有來過這個世界,我過去19年、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為別人在活著,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為什麼樣的人。這樣的個案在我過去3、4年中經(jīng)歷了很多,而且越來越多,是這樣的個案會讓我想到一個詞,叫做『空心病』?!?/p>
4、5年前,我也曾經(jīng)提出“錫鐵人癥候群”的說法?!毒G野仙蹤》是美國的一系列童話故事,故事中桃樂絲想要回家享受“親情”;稻草人覺得“腦袋”最重要;錫鐵人卻覺得最重要的是“心”;而獅子則希望得到“勇氣”。錫鐵人(Tin Man)原本是住東國的人,他有一個交往的女友卻被東國魔女所嫉妒,而取走了身心,于是變成了錫鐵人,生活在東國至翡翠國的森林木屋。為了追求“心”,他加入桃樂絲的隊伍,前往翡翠國找奧茲大王幫忙。
空心?。赫也坏阶约盒撵`的年輕人|失落花園王浩威精神科醫(yī)師
對未來感到無助與迷茫
現(xiàn)在的年輕人面對著內(nèi)外夾擊的兩層標準,偏偏這兩層標準都是不容易達到的。
父母那一代好日子已過去了,一個人要出人頭地已經(jīng)困難了,甚至要找到自我肯定的機會,都不太容易了。
一個人的信心,是來自于他面對的挑戰(zhàn)時,可以只靠自己就加以克服。
這是不依靠任何和父母有關(guān)的資源、是真正完全『靠自己』來完成的成就,惟有這樣才能夠真正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。如果一個人沒辦法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,當然也就會像錫鐵人一樣,覺得自己沒有“心”,不敢跟任何人做深入的交往,更不敢面對世界去嘗試和挑戰(zhàn)。
空心人也好,錫鐵人也好,總之,這一代的年輕人更容易失去了自己,面對自己時找不到內(nèi)心任何真正屬于自己的感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