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么我們常常不重視自己呢?我想原因之一便在于——我們非常在意“別人對于自己的看法”吧。
像是不想被他人認為自己“缺乏同情心”“不夠忍耐”等等……,其實很多人都十分在意他人的評價。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,畢竟從小的教育就是會讓多數(shù)人在意他人評價。
很多時候,我們會因為直接得到“缺乏同情心”、“不夠忍耐”等評語;或心想“做那種事,別人會怎么想”等情況,讓人意識到“外來評價”。當然多半并非出于惡意,而是善意,只不過無論其意圖為何,就結果而言,在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容易沒有意識到自身是“感受的主體”,而往往認為自己是“被評價的對象”。
“過度努力”當然與這件事有關。因為“再怎么努力都覺得不夠的內心”就是身為“被評價對象”會出現(xiàn)的感受。
若將自己當成感受的主體,你就能夠體會努力的快樂與成就感,因此會自然覺得“我已經(jīng)十分努力”,而不會壓迫自己。
有很多人是在“由他人指出不足之處”的方式之下被教育出來的。這樣子的成長背景,很可能會造成“除非指出不足之處,否則人就無法成長”的迷思。然而實際上,藉由指出“不足之處”所能得到的結果,就只有“過度努力”罷了。若想真正自在地發(fā)揮出自己的力量,那種做法是行不通的。
“稱贊式教育”的做法最近雖然也獲得不少肯定,但是根據(jù)“稱贊方法”的不同,有時也會導致“過度努力”。當你稱贊對方時,將對方看成“被評價對象”,就容易得出使人“過度努力”的結果。比方說,因為獲得“好成果”而受到稱贊,就往往會讓人覺得“為了下次也能獲得稱贊,必須更加努力”、“絕對不能馬虎”等等。
然而,這其實并不是在稱贊當事人,只不過是對于“獲得好的成果”給予評價罷了。
同樣是稱贊,如果是說:“你很努力喔!因為這么努力了,獲得好成績一定很開心吧!”這種稱贊方式,由于會讓人明白結果只不過是次要的,最重要是自己的努力受到尊重,因此受稱贊者會認為:“不管結果如何,別人有看到我的努力,這樣就已經(jīng)很足夠了?!?/p>
這種方法能讓“感受的主體”有所成長,并接著形塑被稱贊者身為人的核心主軸。
如果一個人所受的教育,只是“由身旁的人指出不足之處”。這種人就會將判斷的基準放在“周遭眼光”而非“自身感受”上。
即便從自己的角度來看覺得足夠,但相較于此,這些人更會優(yōu)先考察:“從周遭人的角度來看,有『不足』的地方嗎?”
因此,當別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,比起“如果接受那樣的事,自己會變得疲憊不堪”的直覺;他們更在意別人的評價,反而擔心:“如果就這樣拒絕他,會不會被認為很冷漠?”、“如果就這樣拒絕他,會不會被當成是沒用的人?”等等事情。而這種想法,也會導致“過度努力”,使得內心疲憊不堪。